
在加密货币的狂热浪潮中,Shib 币(柴犬币)凭借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。许多人好奇,若参与 Shib 币的挖掘,一天究竟能挖到多少呢?然而,答案并非简单明了,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技术、市场及项目机制等多方面因素。
Shib 币诞生于 2020 年 8 月,初始发行量高达 1000 万亿枚。与比特币等通过算力竞争挖矿产出的模式不同,Shib 币基于以太坊区块链,采用的是类似权益证明(PoS)的机制,并非传统意义上通过消耗大量算力 “挖矿” 产出新币。从项目机制层面看,在 Shib 生态中,并没有持续生成新 Shib 币的 “挖矿” 过程。所有的 Shib 币在项目启动时就已被创建出来,总供应量恒定为 1000 万亿枚,后续不存在新币通过挖矿进入流通环节的情况。这意味着,传统矿工利用矿机计算哈希值来获取新币的方式,不适用于 Shib 币。
不过,在加密货币领域,一些平台声称能 “挖” Shib 币,其原理多是通过算力挖掘其他支持的加密货币,再将挖到的币兑换成 Shib 币。例如,部分云算力平台宣称用户能通过购买算力份额 “挖” Shib 币。假设某云算力平台算力效率为 100MH/s,每天能挖到价值 1 美元的以太坊(ETH),而当日以太坊与 Shib 币的兑换比例为 1ETH = 100 万 Shib 币,那么在该平台通过算力 “挖” 一天,大约能获得 100 万枚 Shib 币。但实际操作中,这种间接 “挖” Shib 币的收益波动极大。加密货币市场价格瞬息万变,以太坊与 Shib 币的兑换比例随时可能改变。若第二天以太坊价格下跌,或者 Shib 币价格上涨,同样的算力产出,能兑换到的 Shib 币数量可能大幅减少。
此外,不同平台的 “挖矿” 收益计算方式和效率差异明显。一些小平台可能声称每天能让用户获得数百万枚 Shib 币,但这类平台往往存在算力欺诈、运营风险高等问题。相比之下,大型正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,如币安、火币,虽不直接提供 Shib 币挖矿服务,但可通过其 DeFi(去中心化金融)产品参与流动性挖矿获取 Shib 币奖励。以在币安参与某与 Shib 币相关的流动性挖矿项目为例,用户需向指定资金池存入一定数量的 Shib 币及其他配对加密货币(如 USDT),根据资金池流动性贡献比例获得挖矿收益。若用户存入价值 1000 美元的 Shib 币及对应 USDT,资金池总流动性为 10 万美元,当日项目挖矿年化收益率为 10%,则一天能获得的收益约为 1000÷100000×10%÷365×10000 美元,再根据当日 Shib 币价格换算成相应数量的 Shib 币。但 DeFi 流动性挖矿面临无常损失、智能合约风险等问题,实际到手收益可能远低于预期,甚至出现本金亏损。
在国内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已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,包括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。2021 年,国家发改委、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,严禁新增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项目,并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。这是由于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不仅能源消耗巨大,对环境造成压力,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,扰乱正常金融秩序。
综合来看,从严格意义上的 “挖矿” 产出角度,Shib 币无法通过传统挖矿方式获得新币。若通过间接方式,如算力挖其他币兑换或 DeFi 流动性挖矿,一天能挖到的 Shib 币数量不仅受复杂的市场价格波动、平台机制影响,还面临政策合规风险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参与这类活动需谨慎评估风险,充分了解相关知识,切不可盲目跟风,以免遭受财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