屎币每月销毁多少:市场博弈中的通缩尝试

屎币,学名柴犬币(Shiba Inu,简称 SHIB),作为一种热门的 Meme 币,自诞生以来便在加密货币市场引发广泛关注。其每月销毁数量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,反映着市场参与者的行动与市场的供需博弈。

屎币销毁机制是减少其流通供应量的重要手段,旨在通过降低市场上的代币数量,理论上提升单个代币的价值。销毁方式主要是将 SHIB 发送至特定的 “黑洞地址”,这些地址无法访问私钥,被发送至此的代币便永久性退出流通。这一机制的背后,是社区期望模仿比特币等限量供应加密货币的成功模式,为屎币创造稀缺性。

回顾历史数据,屎币的月度销毁量差异显著。2023 年全年,据 Shibburn 这一社区驱动的追踪平台数据,共计 764 亿枚 SHIB 被销毁 。其中 12 月表现突出,由于 Shibarium 二层网络的日交易数和手续费激增,12 月 5 日首次销毁超过 82 亿枚 SHIB 。Shibarium 采用独特销毁机制,用户交易支付的基础手续费中,70% 会被锁定并销毁,当销毁合约中累积价值 25,000 美元的 BONE(另一种与屎币相关的代币)时,便会启动销毁流程,将累积 BONE 兑换成 SHIB 并销毁。

进入 2024 年,情况依旧多变。3 月,屎币社区销毁成绩斐然,共将 156.4 亿枚 SHIB 送进黑洞地址,销毁率较 2 月飙升 2330% 。这一显著增长源于社区积极推动,以及项目团队利用 Shibarium 部分 gas 费进行大规模销毁操作,当月 9 日,仅两笔交易就销毁了 134 亿枚 SHIB 。然而,4 月形势急转直下,销毁量锐减至 16.96 亿枚,较 3 月降幅高达 89.16% 。5 月延续低销毁趋势,约 3.7 亿枚被销毁,相比 4 月又下降 78.23% 。到了 8 月,共销毁 6.81 亿枚 SHIB,相比 7 月有 79.41% 的增长,且在 31 日出现当月最大单日销毁量,近 3 亿枚代币被销毁,占全月总量超 30% 。

进入 2025 年,7 月 8 日,Shibburn 数据显示,过去 24 小时内 SHIB 销毁率飙升 65,141%,意味着有 10.07 亿枚代币被销毁,不过这一数量相对屎币庞大的市值而言,对价格影响有限 。而在 5 月 10 日,SHIB 团队宣布启动 “终极销毁计划”,拟每日销毁 1 万亿枚代币,目标在一年内将流通量从 580 万亿枚削减至 220 万亿枚,销毁比例高达 62%,若该计划能顺利推进,将极大改变屎币每月销毁数据与市场流通现状 。

从市场反应来看,屎币销毁量的波动与价格走势并非简单的正相关。例如 2023 年 12 月单月销毁量大增,但价格却下跌 8.41% ;2024 年 3 月销毁量暴增,价格当月涨幅达 145.2%,可 4 月销毁量骤减,价格同样大幅下滑 。这表明,除了销毁量,宏观经济形势、加密货币市场整体情绪、项目生态发展等诸多因素,都在共同塑造屎币价格走势。

总体而言,屎币每月销毁数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极大,受社区活动、项目方举措以及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。尽管销毁机制承载着提升币值的期望,但在复杂的加密货币市场中,其效果仍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关注屎币销毁动态,仅是把握其投资价值的一个维度,还需全面分析市场,谨慎做出投资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