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dogeking 待解锁钱包” 近期在部分社交平台出现相关宣传,看似是 “解锁资产获取收益” 的机会,实则是不法分子依托 dogeking 这一非法虚拟货币设计的新型诈骗陷阱。无论是 dogeking 本身,还是所谓 “待解锁钱包”,均无任何合规依据,参与其中不仅会面临财产损失,还可能触及法律红线。
首先需明确,dogeking 本身就是典型的 “空气币”,无真实价值与合法地位。与比特币、以太坊等有一定技术背景的虚拟货币不同(即便后者在我国也属非法),dogeking 诞生之初就带有炒作属性,无明确运营团队、技术白皮书及实际应用场景,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操控,2023 年曾出现单日暴涨 10 倍后次日暴跌 90% 的情况,无数跟风投资者血本无归。我国监管部门早已明确,此类无实体支撑的虚拟货币,其相关交易活动均属非法金融活动,不受法律保护。
而 “dogeking 待解锁钱包” 则是在 dogeking 非法属性基础上衍生的诈骗手段。其常见套路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宣称 “用户名下有未激活的 dogeking 待解锁钱包,需缴纳一定‘解锁费’(多以 USDT 或现金形式支付)才能提取其中资产”,不法分子会伪造 “钱包资产截图”“官方解锁通知” 等虚假材料,诱导用户转账;另一种是诱导用户下载非法钱包 APP,以 “解锁钱包可获得额外 dogeking 奖励” 为噱头,要求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并绑定银行卡,实则是为了窃取用户个人信息与资金,此前某类似骗局中,超 200 名用户因下载虚假钱包 APP,不仅未拿到所谓 “奖励”,反而被盗刷银行卡资金共计 80 余万元。
从法律与风险层面来看,参与 “dogeking 待解锁钱包” 相关活动危害极大。一方面,根据我国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任何为虚拟货币提供 “解锁”“托管” 等服务的行为均属违法,参与者若因诈骗遭受损失,即便报警,也因交易本身非法难以追回资金;另一方面,此类骗局常与传销模式结合,要求用户邀请好友参与 “解锁钱包” 以降低 “解锁费” 或获取奖励,若用户参与推广,还可能因涉嫌传销面临法律追责,2024 年浙江警方破获的一起虚拟货币钱包诈骗案中,15 名参与推广的用户因涉嫌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被依法处理。
此外,“dogeking 待解锁钱包” 宣传中还暗藏信息泄露风险。不法分子为获取用户信任,常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照片、银行卡号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,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,给用户带来二次伤害。
总之,“dogeking 待解锁钱包” 绝非 “获取收益的机会”,而是彻头彻尾的诈骗陷阱。认清 dogeking 的非法本质与 “待解锁钱包” 的诈骗套路,远离任何相关宣传与操作,才是守护自身财产与信息安全的唯一正确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