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 “数字资产”,有人立马想到比特币、区块链这些绕口词,其实它就是你手机里、电脑上那些 “能当回事儿的数字玩意儿”,既藏着生活回忆,也可能有实际价值,往简单说分三类最易懂。
第一类是日常用的 “隐形家产” ,天天见却常被忽略。比如你玩《王者荣耀》攒的稀有皮肤、满级游戏账号,这些东西有人愿意花钱买,就是实打实的数字资产。还有微信公众号、抖音账号,要是积累了几万粉丝,能接广告带货,这账号本身就值钱。就连手机里的老照片、工作文档,对别人没用,但对你是独一无二的 “数字记忆”,丢了找不回来,也算个人专属资产。
第二类是自己造的 “数字手艺” ,零成本就能攒下。比如你在 B 站发的原创视频、小红书写的探店笔记,要是火了能赚广告费,这就是靠本事创造的资产。设计师做的 PPT 模板、剪辑师的视频素材,挂在网上能卖钱;老师整理的学霸笔记,分享出去能收稿费,这些 “数字作品” 本质和现实里的手工艺品一样,能换钱也能攒价值。
第三类是能收藏的 “数字物件” ,有点像线上版的邮票、潮玩。比如支付宝 “鲸探” 上卖的博物馆文物数字画像,几十块钱就能买,每个都有独一无二的区块链编码,就像给数字藏品盖了 “防伪章”。还有演唱会、展会发的 POAP 数字徽章,相当于线上 “入场纪念”,收集多了既能炫耀经历,还可能有人愿意收购。
但要特别当心 “坑”: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虽然算数字资产,但我国禁止交易炒作,还常被用来洗钱。有些骗子借着 “数字资产升值” 的幌子卖空气币,其实就是骗钱。记住,合规的数字资产要么是自己创造的,要么是从鲸探这类正规平台买的收藏件,凡是让你掏钱炒 “高收益数字币” 的,全是骗局。
说到底,数字资产就是 “数字化的值钱东西”,早就融进了日常。分清正经资产和炒作骗局,才能守好自己的 “数字家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