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抹茶交易所是啥” 的疑问,背后藏着虚拟货币非法交易的典型风险陷阱。需明确的核心事实是:抹茶交易所(MXC)虽自称 “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平台”,但在我国境内开展的所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均属非法,其所谓 “合规运营” 仅是迷惑用户的幌子,实质是收割投资者的违法载体。
从平台属性看,抹茶交易所 2018 年 4 月成立,总部宣称位于新加坡,曾以 “币圈黑马” 身份活跃,早期通过上架大量小众虚拟货币吸引用户。它虽对外宣称获得美国 MSB、爱沙尼亚 MTR 等海外牌照,可开展币币交易、数字货币兑换等业务,但这些海外合规资质在我国境内毫无效力。我国 “九四公告” 早已明确,任何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、交易等服务,而抹茶交易所通过境外注册、境内引流的方式开展业务,本质是逃避监管的非法操作,与北京警方查处的 BISS 交易所 “非法集资诈骗” 性质一致。
抹茶交易所的运作模式充满诈骗与收割套路,多地已出现相关受害案例。南昌网警通报显示,杨某某被诱导下载抹茶 APP,在 “导师” 哄骗下购买虚拟货币,初期小额投资可盈利提现,待借款加大投入后却无法提现,最终被骗 52 万余元。这类骗局遵循固定 “四部曲”:先拉群洗脑,由 “投资大神” 指导;再小额试水返利获取信任;接着诱导大额投入;最后关闭平台卷款跑路。更隐蔽的是,平台还存在 “恶意控盘” 行为 —— 投资者买币时币价瞬间上涨,买入后随即下跌,实质是交易所利用交易延迟操纵价格,将用户玩弄于股掌。此外,其曾被曝利用空气币进行 “双向收割”,办公场所遭经侦介入调查,前员工因察觉监管风险提前离职避险。
参与抹茶交易所相关活动,面临法律与财产的双重致命风险。法律层面,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抹茶交易所为境内用户提供交易服务,已涉嫌非法经营罪;若交易涉及洗钱、诈骗赃款,用户还可能触犯帮信罪。上海警方侦破的案例中,仅协助转移虚拟货币资金的人员就被追责,直接参与交易的风险更甚。财产层面,境外平台不受我国法律保护,一旦跑路或被盗,用户维权困难。有律师指出,海外交易所跑路后,因司法管辖、证据获取等难题,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。
识别此类非法平台需抓住三个关键:一是我国无合规虚拟货币交易所,宣称 “海外合规”“安全可靠” 的均为谎言;二是警惕 “导师带单”“小额盈利” 的套路,这是诈骗的典型前奏;三是拒绝通过非官方渠道下载交易 APP,此类软件多为钓鱼工具。
综上,抹茶交易所绝非合法投资渠道,而是披着 “海外合规” 外衣的非法交易平台与诈骗载体。面对 “抹茶交易所是啥” 的疑问,正确答案是认清其非法本质,坚决远离,这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唯一选择。